身體要顧食品保健網 - 回首頁
常見疾病注意事項
保健心得分享
健康知識問與答
保健食品
健康素食
水果保健
蔬菜保健
 
永信健康園地
男性更年期預防網站
女性更年期健康保健網
孕婦飲食保健網
關節炎預防知識網
心血管疾病預防常識
視力保健健康常識

糖尿病的成因與預防方法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且長期的血糖過高症。這種新陳代謝失調的病症,主要特徵是胰島素分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身體組織細胞對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不能利用,同時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也隨之受影響。調解血糖濃度之重要因素胰島素,由胰臟蘭格罕小島β-細胞所分泌,它運送葡萄糖到細胞中被利用:促使葡萄糖轉變為肝醣儲存在肝中,也促使葡萄糖轉變為脂肪儲存;使組織細胞氧化葡萄糖,以維持血糖一定濃度,是使血糖降低的主要內泌素。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與第二型糖尿病(成人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這一類型以兒童和年輕人較常見,因製造胰島素的能力不足,或根本無法製造胰島素引起。因此需終身依賴胰島素才得以維生。第一型糖尿病只站國人糖尿病1~2%左右,大致在15歲前發病的糖尿病幾乎都是屬於第1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成人型糖尿病):
與肥胖及遺傳高度相關,此類病人有80%是肥胖,大部份是因β-細胞所分泌的胰島素,無法隨著肥胖的需要量而增加,造成胰島素無法與肝臟、肌肉及脂肪細胞上的受器結合而發揮作用,引起胰島素抵抗作用,使體內對胰島素敏銳力降低,而有胰島素分泌減少之現象及不正常葡萄糖代謝情形。此類病人以控制飲食或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控制高血糖情形。

症狀 糖尿病沒有顯著症狀,通常在覺得吃多、喝多、尿多時,或到醫院檢查後才會發現。主要臨床症狀:
1. 三多症狀
吃多:大量血糖無法利用,而由小便排出,故常感到飢餓而有貪食現象。
尿多:當血液葡萄糖過多時,這些糖分在腎臟會形成高滲透壓,而使糖份不但無法吸收,還會帶走大量的水分,產生多尿現象。
喝多:小便次數增加,造成體內失水多,故產生口渴感覺,使其想大量喝水。
2.虛弱無力因失水且體內代謝情形不正常,故有體力衰退,容易疲勞的現象
3.體重減輕吃入的熱量無法利用,只靠肌肉及脂肪來產生能量,故會有體重急速下降現象。
4.抵抗力減弱、傷口癒合慢血糖過高,體液無法平衡,故傷口難癒合。
5.全身不適頭暈、發冷汗
6.視力模糊短期血糖過高,會使得水晶體的水分增加,改變水晶體的形狀,使病人產生視力模糊症狀,血糖控制穩定後可恢復。
7.感染血糖過高時,皮膚易被細菌感染;若能改善,抗菌力也可改善。
8.高血糖胰島素缺乏時,會使肌肉、脂肪細胞對血糖的利用率降低,使血糖無法進入組織中使用。進而抑制肝醣分解利用,促進葡萄糖生成,而有高血糖現象
9.糖尿腎臟無法再吸收血液中的糖分時,會由尿中排出。
10.酮尿嚴重缺乏胰島素下,體內脂肪酸會大量游離並氧化代謝為酮體,產生酮尿。如果患者產生酮尿,表示糖尿病控制不佳。
11.其他病變腎臟血管障礙、心血管併發症、神經病變、、等等慢性併發症。

 好發族群
1.遺傳因素:研究發現患有糖尿病的父母之子女中,罹患糖尿病機率較大。
2.肥胖因素:研究發現成年後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者,罹患糖尿病機率是正常體重的2倍。
3.年齡因素:胰島素會隨著年齡增加,對葡萄糖耐量降低。尤其四、五十歲者。
4.病毒因素:病毒使胰臟受損,造成胰島素分泌受阻。
5.壓力因素:可能因生理上、精神上的壓力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或兒茶酚胺增加,造成葡萄糖耐受降低。 

預防
飲食調養
良好的糖尿病控制,需要終其一生的管理,包括:飲食、藥物治療、運動、血糖監測以及自我管理教育/行為修正。不僅靠藥物治療,同時也需搭配飲食、運動與一般健康維護,才是最佳法則。

飲食治療目標:
1.藉著維持最佳營養狀況,以改善患者整體健康。
2.達到理想體重。
3.盡可能讓血糖接近正常生理範圍。
4.預防及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出現。

飲食注意原則
1.保持理想體重,肥胖者減輕體重,血糖可趨向正常。
2.糖尿病患者所需之基本營養應與常人一樣。
3.每日醣類分配,應搭配藥物,按比例分配於三餐及點心;若無特殊情形,在三餐中及點心之外不吃零食。
4.營養素需要量:
A.熱能:按理想體重計算
B.蛋白質:佔總熱能12~20%,根據研究報告,富含白胺基酸及精胺酸的食物(如:花生、黃豆),可刺激分泌胰島素。
C.醣類:佔總熱能50~60%,若有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其醣類限制佔熱能35%以下。
D.脂肪:佔總熱能30%以下,富含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食物應限制。
E.纖維素:高纖飲食可降低血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血糖。每日攝取40克有利控制病情。
F.酒:會增加熱能導致肥胖,造成三酸甘油酯上升。糖尿病控制不良者勿喝酒。
5.隨時視情形,血糖變化或其他併發症來調整飲食。
6.盡可能讓食物美味,以促進食慾。

版權宣言:本網內容皆來自網路公開訊息及網友提供.文字圖片相關版權皆屬原該公司或網站所有
本網無販購任何相關商品.網站僅提供參考說明之用
並不能視作醫療意見.任何健康問題應諮詢專業的醫師